高考数学题为何要这么难?而且为何难度还在持续增加?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,数学又是基础性学科,所以要用高难度对学生进行淘汰,进行筛选。
高考数学题的难度主要体现在——
1、试题高度灵活多变,低效率大量刷题没有效果
虽然高考试题命题始终坚持稳中有变的原则,似乎稳定是主流,其实变化无处不在。高考题总会不按套路出牌,专门挑战学生的定式思维,所以如果平时记了很多解题模板,高考时却很难用上。
高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,也就是题目必须要考查学生真正的学科能力,考查学生能否把基础知识灵活运用。而这里所说的能力,指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,吃透本质,懂得规律,这自然是个很高的要求。
埋头刷题,看似掌握了很多套路,高考题却总会出现全新的设问方式。因此,我的建议是做题要注重质量,少而精,通过做题提高能力,比如努力做到举一反三。
2、试题源于课本,但却远远高于课本
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,这是高考题的命题原则。遗憾的是学生普遍没有重视,认为课本实在太简单,和高考真题完全没法比。如果研究历年高考真题,会发现有一些题目直接源自对课本题目的“改造”,这个改造的过程,体现的是提高综合性,设问方式更加灵活。
为此,是否有必要在平时学习中研究课本?有必要,而模仿高考命题方式,对课本题目进行改造,是最为高效的方式。对于一个学生,能自己命题,必然是高水平的表现,就像对于学习文言文,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自己能写出文言内容。
3、高考题不仅“难”,而且还“麻烦”
这里所说的难,指的是难度很大,主要是压轴题的难度,那些题目中等水平学生建议放弃;另一种难度,就是新颖,一时难以应对。
所谓的麻烦,指的是那些考生觉得不难,审题容易,可是要真正解答起来才发现,计算量非常大,步骤非常繁琐,几乎很难最终算出来;类似的情况在物理、化学上也会有。高考题为何计算量很大?这其实是命题的用意之一,就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。遗憾的是 ,很多学生平时不重视解题过程,以为那样可以节省时间,导致基本运算能力很弱,考场上低级失误频发。
这说明,高考不仅仅考能力,还考查习惯与心理,只有在平时学习中认真解答每道题,写出完整的过程,对基本运算重视起来,才能确保看似简单的题目真正简单。
学校:其他
资历:其它
任教:小学全科,初中全科
学校:北京理工大学
资历:在校大四学生
任教:初中数理化,初高中
学校:首都师范大学
资历:在校大四学生
任教:小学全科,化学,
学校:北京航空航天大学
资历:在校研一学生
任教:初中物理,初中化学
学校:北京理工大学
资历:在校研一学生
任教:初三物理,初三化学
images/noPic.png学校:北京博文学校
资历:初中老师
任教:英语,初级英语口语
学校:海淀重点中学
资历:在职高中教师
任教:全科
学校:海淀外国语学校
资历:在职高中教师
任教:初高中英语,
学校:北京理工大学附属
资历:在职高中教师
任教:高中政治,,高三英
学校:贝乐学科英语
资历:
任教:英语